解读长征七号到火箭:填补了中国高铁承载能力的空白

2021-03-12 11:24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049

长征七号至姚二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将试验9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


长征七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揭开了2021年发射新一代中国运载火箭的序幕,标志着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家庭的新成员的加入。


进一步提高高轨发射能力


长征七号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总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所研制,是在长征七号火箭和长征七号系列火箭三段组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三级半火箭,是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主要构型。


长征7号火箭长60.1米,地核第一级和第二级直径3.35米,第三级火箭直径3米,助推器直径2.25米,起飞重量约573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不少于7吨,具有零倾角轨道和月球轨道等高轨道发射能力。


这类火箭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5.5~7吨运载火箭承载能力的空白。


未来,在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7吨载重的长征7号火箭将与载重5.50吨的长三A系列火箭和14吨承载能力的长五火箭一起工作,形成更加优化、合理的能力布局,这将大大提高我国的进出空间能力,对建设高轨道卫星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火箭技术升级


长征7号火箭是按照通用性、组合性和模块化的思路研制的,在长征7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与长征7号系列火箭的第三级组合形成了三级组合火箭,具有很好的基础技术,但火箭的发展不是"积木",而是成熟的模块组合在一起的火箭,也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


为此,研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适应性改进,首次提出了推进子箱分离,降低分离系统的复杂性,减少分离装置和伺服机构的数量,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这种技术的应用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不同于传统的火箭发动机控制,长征7号火箭的核心一级发动机不摆动,而是依靠发动机在四个助推器上的切向摆动来实现姿态控制。为了适应卫星发射,整流罩柱段缩短了2.5米。为了适应火箭高度,可移动发射平台的脐带塔增加了约7.5米,摆动杆增加到7。长征7号火箭作为一种新研制的火箭,充满了创新。

image.png

长征七号"火箭在充分继承长征七号和长三A系列火箭成熟模块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若干关键技术,为提高我国新一代火箭的技术水平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长征七号改火箭总设计师范瑞祥说。


火箭升级换代的新征程


长征七号火箭总司令孟刚说:"长征七号火箭的成功发射,进一步丰富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类型,不仅实现了中国中型运载火箭的升级,而且将有力地带动和牵引未来中国大中型卫星的升级换代。


根据中国运载火箭的升级战略,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在2025年左右进行初步升级。根据目前的任务安排,长征七号火箭将在2025年前全面部署,每年将执行三至五次发射任务。


随后,长征七号火箭还将根据任务要求研制大直径整流罩结构。在长征七号火箭的基础上,中国将实现零轨道倾角卫星发射任务,并通过提高高空水平进行探月、探测、探测小行星等深空探测任务,为航天厂房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深圳导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sitemap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