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正储能严圣皓:数字化技术是提升储能系统价值的重要支撑

2024-07-12 16:04   来源: 深圳导报    阅读次数:5002

      近日,“2024第四届分布式光伏大会暨工商业储能研讨会”储能分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和国能能源研究院联合主办,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储能头条共同承办。

      主题演讲环节,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销售总监严圣皓围绕《数字化储能在配用电侧的应用价值探讨》发表演讲,详细阐述了弘正在数字化储能技术探索、研发创新与价值应用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严圣皓


数字化技术是提升储能系统价值的重要支撑

      严圣皓认为,储能系统的价值发挥,需要数字化技术的赋能。数字化技术是提升储能系统价值的重要支撑。

      从电网视角来看,数字化技术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储能系统的本质是可调节资源,结合数字化技术,在全应用场景下可以提高储能交互能力与响应能力,解决由高渗透新能源、高比例电子电力设备、高增长电力负荷等带来的电力系统安全问题,创造社会价值。此外,数字化技术可以为电网提供主动支撑和快速响应能力,通过快速转动的惯量,一次调频或者二次调频,调峰或者计划跟踪,为电网提供优秀的调节资源。”

      从储能视角来看,数字化技术可以保障储能系统安全运行。“据统计,全球储能电站发生的爆炸事故,大多是由于电池过充放或外部环境引发热失控导致的。依托数字技术,云平台和BMS系统可以对储能电站、电池数据进行精准采集、存储和分析,并对电池的健康状态、一致性状态及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和测算,进而开展储能电站和储能设备的状态分析、预判、预警,提早发现可能的故障或潜在隐患,有效避免热失控,提升储能安全性。”

      从投资视角来看,数字化技术可以提升储能项目经济性。储能系统是可运营资产,结合数字化技术,可以提升收益降低成本,创造经济价值。“当前市场化趋势比较明显,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储能收益会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在整个储能系统包括数字化技术有预测的能力,通过电价预测、发电预测、复合预测以及动态响应能力,来提升储能的经济价值。此外,还可通过3S优化系统控制策略来降低运维成本、提升转换效率,降低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来提升项目的经济价值”。


数字化储能在配用电侧的四大应用价值

      严圣皓表示,随着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对配用电侧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数字化技术和新型储能技术,结合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可以构建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形态,从而有效解决配电网面临的问题。具体有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可靠供电、工业企业微电网多个应用场景。

      严圣皓介绍,数字化储能在配用电侧应用价值有四方面:

      一是数字化储能系统提升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随着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逐年增加,各地光伏红区预警频发。通过数字化储能技术,可实现云边协同,助力光伏消纳。如储能解决反向重过载问题,可减少弃光率;分布式光伏配储,削峰填谷,可提升就地消纳能力;微电网多能互补,可提升光伏利用率;虚拟电厂多种类资源协调,可助力光伏消纳。”

      二是数字化储能系统改善台区电能质量。由于新能源发电量剧增,导致台区出现负载三相不平衡、台区电压高等问题,对台区电网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针对前述的一系列台区问题,市面上存在一些传统的单一问题解决方案。然而,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同一台区下可能持续涌现不同的痛点,传统的单一解决方案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通过3S技术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解决电压质量问题、三相不平衡问题以及变压器过载问题”。

      三是数字化储能系统多场景策略调控。“在工商业可以实现削峰填谷、容量控制、动态增容、防逆流等;在微网运营场景实现光储协同、储充协同,以及离网、并网经济稳定运行;最后虚拟电厂通过发电计划跟踪、电力现货交易以及电力辅助服务实现调控。”

      四是数字化储能系统提升分布式储能资产价值。“通过数字化储能系统增加盈利模式,通过虚拟电厂和微网实现能源聚合,参与辅助服务和电力市场化的交易。”


弘正将数字化与储能产业深度融合

      严圣皓表示,弘正储能持续探索数字技术与储能产业的深度融合。“弘正储能通过全球化布局,形成了独特的研发、生产、销服体系。公司围绕安全和收益布局数字化储能技术体系,以EMS为支撑的数字化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能在光储充、微电网、混合调频、火储联调、一次调频、二次调频等不同领域应用。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场景化和动态化储能系统赋能,目前已形成能源调控体系、能源智能化体系和能源预测体系,可以全方位服务于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不同客户。”

      此外,“弘正数字化储能解决方案以数字化技术体系、3S融合发展和三级EMS架构为基石,通过场景数字化耦合、本体数字化协同、平台智能交互、智慧运维和可持续服务能力,打造全应用场景和全生命周期价值化设计,为电网安全、储能安全和储能收益服务,用产品力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责任编辑:刘明德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深圳导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sitemap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