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诚人寿的数字化之路 中企通信如何“保驾护航”?

2022-08-29 15:07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641

公元14世纪,海上贸易繁盛,为了规避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保险以口头契约的形态在意大利沿海萌芽。1384年,世界上第一张保单在比萨港口签下,现代保险制度由此而诞生。17世纪,随着英国成为海上贸易的中心,伦敦成为世界保险中心,继海上保险之外,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再保险等业务陆续出现。

应时而生,应势而变。几百年来,保险业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应运而生 乘风破浪

从意大利码头到英国伦巴第街,到今天,现代保险业已遍布全球,保险种类日益丰富,新产品层出不穷,新企业也不断涌现。

中信保诚人寿正是这样一家踏时代浪潮而生的保险企业。

2000年,在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实力雄厚的中信集团,历史悠久的英国保诚集团,强强联手创建了中信保诚人寿。仅用了22年,中信保诚人寿已发展为一家总资产2092亿元、拥有23家分公司,共在99个城市设立了220多家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目前,公司存量有效个人客户超过160万、企业客户1.6余万,产品覆盖寿险、疾病、医疗、意外、财富管理等多个领域。

过去六百年间,保险业完成了商业模式与业务类型的成熟。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保险业的转型升级,中信保诚人寿在成长中,见证和参与了保险业的科技发展。

科技赋能 飞速发展

中信保诚人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二十余年不懈努力,公司已成长为国内合资寿险企业标杆,不仅实现了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业务板块多元,也完成了从手工作业到数智化的升级,以数字化手段有效支持业务发展,还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创新和领先。

从纸质单据手工作业到行业领先的微服务系统,从面对面销售到创新的VR虚拟现实体验,从复杂传统的大机架构到高弹性的应用体系,中信保诚人寿科技团队不断创新,引入新技术,萃取双方股东的良好实践,运用科技的力量赋能公司业务发展。在此过程中,设计优良、安全稳定的信息化架构也为公司的整体运营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企通信 稳健保障

保险的本质在于为客户提供保障,中信保诚人寿的高质量服务,一直为广大保险客户认可。“稳健保障”与“高质量服务”两个关键词,在企业数字化进程中同样得到贯彻。

2014年,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数字化应用越来越多样,网络架构面临挑战。中信保诚人寿拥有众多分支机构,需要全国部署网络,经过多维度评估,同为中信集团成员企业,并拥有全国骨干网络和业务牌照、提供全国统一服务的中企通信,进入了中信保诚人寿的视野。

利用中企通信的骨干网络和MPLS专用网络技术,中信保诚人寿组建起一张全国环网,用于与第三方合作商的业务连接。这样一来,既满足了高效、统一的网络需求,也顺畅接入中信集团企业网,实现了中信保诚人寿与中信集团的专线互联。

2016年,中信保诚人寿计划租用机房,部署新的灾备数据中心,希望IDC服务商既满足机房线路保障多运营商互备要求,又具备高可靠性与可持续经营能力。中企通信凭借雄厚实力再度雀屏中选,为中信保诚人寿提供位于武汉的数据中心租用及运维服务。

自2016年双方达成IDC合作以来,得益于中企通信云网融合数据中心的高可靠性与专业运维能力,机房及日常运维从未出现任何事故。2019年底到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间,位于武汉该数据中心业务不间断、服务质量不下降。“这背后是99.99%高可用骨干网提供稳定网络保障,是7×24×365的智能化网络监控与运维,是经验丰富的现场及远程多层级专家服务,是定期客户回访和临时性配合调整响应”,中企通信首席副总裁骆嘉钊介绍到。

疫情期间中企通信运维团队7×24小时驻守机房

转型升级 智赋未来

六百年来,意大利海岸的风与海浪似乎没有变化,现代保险业从此出发,却从未停止前进与改变。

如今又到变革时。寿险行业经过多年高速扩张,从2019年下半年起,行业进入深度转型的发展周期,出现人员快速流失、产销供需错配、产品严重同质、价值路径偏离等现象。数字化转型无疑是引领行业走出发展困局的核心因素之一。

正因如此,中信保诚人寿早在2019年就开启了第三阶段改革,开展更广更深的全面数字化、智能化探索,譬如通过VR技术实现的VR会客厅、VR保全服务、VR智能双录系统,2021年推出的机器人回访服务、AI核保机器人,大数据智慧风控平台等,各类应用均已经初显成效。

监管部门也看到了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今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保险机构大力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开展个人金融产品营销和服务,构建面向互联网客群的经营管理体系,推动营销、交易、服务、风控线上化智能化。

从政策方向看,中信保诚人寿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中企通信也将继续“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Linda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深圳导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sitemap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